一、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对2019年度部门项目支出实施绩效评价,评价项目3个,占部门项目总数的16.67%,涉及金额6912.46万元。从评价情况来看,项目立项符合部门职责和相关管理规定,绩效目标合理。项目业务管理执行情况较好,各项目决策依据充分、程序规范,资金管理规范,任务完成质量较高,取得了一定绩效,对所支持的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2019年度)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评价对象概况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运行规律、贸易发展优化升级要求进行的重要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国务院关于印发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8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6号)、《质检总局关于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的意见》(国质检通〔2015〕115号)、《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框架意见》(国口办〔2016〕)、《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等政策的不断出台,为北京市单一窗口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基础准备。
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简称“单一窗口”)是在北京电子口岸升级改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单一窗口建设大政方针,结合北京国际贸易发展最新形势与要求,进一步升级改造、优化提升与创新发展。北京单一窗口的建设,经历了北京电子口岸虚拟平台(2003年-2013年)、北京电子口岸实体平台(2014年-2015年)、北京电子口岸升级改造(2016年-2017年)和“单一窗口”(2017年之后)四个阶段。
根据国家单一窗口建设总体规划,到2017年底前,实现“单一窗口”标准版在全国推广应用;到2020年底前,实现“单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关执法环节向前置和后续环节拓展,进一步覆盖国际贸易链条各主要环节,成为中国全面参与塑造国际经济治理新格局的重要贸易基础设施。该项目为2019年度“单一窗口”项目的建设支出。
(二)评价结论
经综合评价,“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2019年度)”项目综合绩效评定结论为“优秀”。
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实现企业办理国际贸易业务“一窗口”办理,并以北京空港物流通关服务为核心,以北京新机场物流通关配套服务为具体目标,促进了京津冀物流协同,形成了以空运物流通关服务功能为特色的区域级“单一窗口”,服务内容涵盖通关服务、物流服务、资讯服务、数据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功能。APP端在原有资讯服务、业务查询等服务功能基础上,增加企业入网办理,空运协同查验信息移动应用提醒、推送,空运协同放行信息移动应用提醒、推送等三大应用服务,从而让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移动端,实现北京口岸关键业务的办理及流程跟踪。
评价认为,项目实际完成内容与项目设立的初衷保持一致,市口岸办在项目决策、组织实施环节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控制措施,项目整体的质量达成情况较好,合同约定的建设任务均已完成,各功能模块投入使用并能够满足相关需求,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项目满意度调查工作的有效性体现仍不够充分,样本量仍显不足。应加强对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科学的方式,收集、分析公众对项目实施的反馈意见,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三)存在问题
绩效目标申报表的整体填报质量还需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绩效成果的展现不够充分,满意度调查工作还需加强。
(四)建议
强化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规范编制项目绩效目标,更加科学、合理设置绩效指标;提高项目实施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聚焦项目绩效成果,重视满意度调查工作的落实。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019年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商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