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初步结果显示,中国政府的支持导致价格扭曲,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构成威胁。基于这一结果,欧盟委员会决定,自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其中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临时关税分别为17.4%、20%和38.1%。
此次反补贴调查始于去年10月,经过数月的调查和分析,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这可能对欧盟的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害。因此,委员会决定采取临时关税措施,以保护欧洲本土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被抽样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外,其他合作调查但未抽样的中国电动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将被征收21%的关税,而不合作调查的制造商则将面临高达38.1%的关税。这一政策将对整个中欧电动汽车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这一决策,欧洲汽车行业内部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企业认为,这将有助于保护欧洲本土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威胁;而另一些企业则担心,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消费者选择受限以及贸易战的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瑞典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政府也表达了对此决策的担忧。他们担心,关税壁垒将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导致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受到破坏。
此外,美国已经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提高超过100%的关税,以控制从中国进口的数量。土耳其也紧随其后,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这些措施都可能对全球电动汽车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面对这一局势,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欧盟委员会之间的谈判和协商将变得至关重要。双方需要寻求一种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编译自:汽车物流网站)
(编译:刘睿思)
(校对: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