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 卢 彦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认真总结2007年商务工作,提出2008年工作思路和目标,部署服务奥运及各项工作任务。
一、2007年工作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市、区商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基层、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强化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发展更加协调。实现了生产安全、秩序规范、市场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00.2亿元,增长16%;利用外资更加符合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实际利用外资三年连上台阶,首次突破50亿美元,增长11.3%;外贸结构更加优化,进出口1929.5亿美元,增长22.1%;境外拓展能力提高,新批境外企业(机构)87家,增长14.5%,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23.7亿美元,增长34%;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进入世界机场前十名,进出境旅客1456.7万人次,增长15.5%。
——贡献更加显著。2007年,批发零售业税收786亿元,占全市税收的17.9%;涉外企业税收857.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 19.5%,其中海关征收关税及代征税332.1亿元。全市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约230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28%;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约90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0%;出口产业涉及就业约220万人,相当于全市从业人员的25%。
2007年,重点从六个方面推进了工作:
(一)促进了行业规范和消费安全
加大了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引导协会先后组织47家达标百货店、19家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联合承诺,取消返券,提倡“明折明扣”诚信促销。及时吸取重庆家乐福踩塌事件教训,全面禁止了生活必需品限时限量促销。规范商品交易市场,调整改造市场94个,拆除汽配市场4家。
狠抓了行业生产安全。加强执法力量,加大了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力度。检查商业经营单位3760余家次,整改各类问题8100余个。“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朝阳、丰台等区县进行了拉网式检查。
强化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全面完成关闭不达标定点屠宰场任务,保留的14家定点企业工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规范销售渠道,推行索票索证制度;定点屠宰率达100%,名列全国第一。加强食盐市场监管,合格碘盐食用率继续高于国家标准3个百分点。酒类流通备案登记新增8655户,累计20098户;企业购用随附单累计122万份。
完善了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和政府储备。积极应对猪肉等价格上涨,加强了市场监测,完善了政府储备,增强了调控能力,保障了重要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
(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用足展会功能。坚持小型化、专业化定向招商方式,对日韩、欧美等开展招商活动10次。探索出口推销、进口采购、招商引资的“三合一”方式,组织天竺出口加工区、密云经济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国际博览会上招商引资。房山、通州、昌平等区县积极推荐企业参加广交会。
按照民意办实事。公开征集市民意见,按百姓需要修建菜市场和便民菜店。东城、崇文、宣武、海淀、怀柔等区采取多种形式,千方百计解决居民买菜不便问题。新建改造规范化社区菜市场81家,新发展社区便民菜店94家。据调查,居民对社区商业满意度达76.2%,比2001年上升26个百分点。
首次推出“购物季”和“拍卖季”。与市旅游局推出“北京购物季”活动,营造规范、便利、实惠、放心的消费环境,“购物季”期间零售额增长16%。推出“拍卖季”活动,加快拍卖业发展,拍卖企业数量和古玩艺术品成交额列全国第一。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实施试点方案,规范站点、物流配送、厂商直挂和分拣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回收站点达4802个,全年回收量359万吨,交易额 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239%。
(三)加大了结构优化力度
进一步提高商业组织化程度。连锁零售额增长16.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新建改造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1348个,累计4094个,乡镇和千人以上大村基本实现“双覆盖”。新发展农资连锁门店230家,累计680家。
促进生活服务业协调发展。引导餐饮企业加快升级,新增国家特级、一级酒家和酒店43家,累计达448家。评定特色餐厅150家,累计达295家。组织评定了美发美容规范服务示范店120家。建成了正东百合和普兰德两个洗衣园区。3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内资企业融资租赁试点。
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58.5%和34.9%,“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下降。高端产业功能区发挥产业聚集作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占全市的25%。指导中关村科技园“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组织4100多家企业参加了59场次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推动了“双自主”产品及服务的出口。研究我市服务外包政策,运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了40个服务外包项目。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重点产业领域。制定了商务领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80.6%。新批外资零售店铺423个,增长13%。
(四)强化了行业特色和优势
推进了特色商业街改造。集中力量改造南锣鼓巷等8条特色街区。市级特色商业街——海淀图书城正式开街。王府井、西单、前门、大栅栏等改造工程全面展开。
加快了“老字号”改革。发布了加快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11家企业完成改制。全聚德集团成功挂牌上市。菜百黄金类饰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张一元、大明、内联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增长12.6%,达9.4亿美元。北京建工集团借奥运、创品牌,成功登陆全球标准最严格的美国总包市场。
继续增强高端优势。与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企业高端组织落户北京。新设具有研发功能的外资企业3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京投资新项目31个,沃达丰、苏黎世金融等7家首次来京投资。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办事处相继落户。
(五)增强了发展后劲
增强农村商业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农村连锁企业二级分销配送站点36个,着力解决偏远山区商品的配送问题。推进了新发地等10多个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产地型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启动了“一乡一集市”工程,改造了51个集市。顺义、门头沟等区通过列入折子工程或安排专项资金,有力支持了农村集市改造建设。
促进合同外资大幅增长。挖掘项目信息,加强协调、全程跟踪、细化服务、加快审批,促进项目落地。石景山的信息服务业、平谷的现代制造业、延庆的食品工业等成为新亮点。全市合同外资93.3亿美元,增长27.8%,为奥运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功能区的建设和运营。空港、马驹桥、良乡三大物流基地入园物流企业新增27家,累计达107家。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境外一日游”问题。完成了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和验收。同时,开始了北京空港综合保税港区申报工作。
(六)全面推进奥运服务筹备工作
落实“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15项任务已完成13项。全年累计培训24.6万人次,超额8.6万人次,西城、朝阳、海淀等8个区县成绩突出。着力推进商业设施无障碍改造,2001年底前建成的商场、超市改造率达到65%,超过目标5个百分点;奥运场馆周边、重点街区大中型商场、超市改造率达到87%。累计发展刷卡特约商户8.47万户,覆盖率超过80%,上升30多个百分点;刷卡消费额增长3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
着力提高服务水平、改善购物环境。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了购物排队推动日、劳模巡回演讲、职业工装风采展演等活动,44家企业、74名员工荣获首都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和服务明星荣誉称号。10个单位、17名个人获人事部、商务部表彰,分别被评为全国商务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引导实施“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改进了卫生间和试衣间配置,解决了引导标识不规范、总服务台功能不全等问题;启动了16家大型商场停车引导系统改造,已完成14家。
奥运餐饮服务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奥组委的标准和相关规范程序,做好奥运食品供应商、餐饮服务商遴选工作。“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为24项赛事28个场馆提供工作餐、茶点37.3万份;为42家运动员驻地酒店、12家餐饮服务商送货1407车次,提供了560余种商品的供应服务。
此外,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七大、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
同志们,2007年全市商务工作取得的新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区县商务部门的扎实工作、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商务企业的开拓进取。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商务局,向所有支持北京商务工作的各级领导、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2007年工作,我们对推进全市商务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一是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商务发展又好又快的根本所在; 二是实现安全、规范基础上的繁荣,是首都商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三是以奥运标准,全面落实责任,深化、细化、优化工作,是商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四是推进内外贸融合,统筹整合资源,是形成商务工作整体优势的重要途径;五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实现多向联动,是提高商务部门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如何打胜奥运攻坚战,在巩固服务奥运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四个服务”的要求,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二是在全市商务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如何突出好字优先、协调发展,是必须正视的新挑战;三是商业服务业行业众多,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如何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安全、强化规范、增加便利、促进繁荣,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二、200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北京奥运之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全市商务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务工作,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全力服务奥运、着力改善民生、转变发展方式、强化保障措施,求实创新,打好奥运决胜之年攻坚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商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工作目标是:
——确保圆满完成服务奥运的各项任务。
——在消费安全便利、服务水平提升的基础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达到4300亿元。
——在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实际利用外资与上年持平或稳步增长,达到50亿美元。
——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双自主”产品出口扩大的基础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1%,达2100亿美元。
——在保持“走出去”良好势头的基础上,新增境外企业(机构)数量、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均增长10%。
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全力服务奥运,打胜奥运服务攻坚战
做好奥运会、残奥会服务工作,是今年商务领域的头等大事。全行业从现在起就要动员起来,进入赛时状态,营造良好局面,全力以赴,出色完成服务奥运的各项任务。
高质量完成赛前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全面完成“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南锣鼓巷、烟袋斜街等8条特色街区改造,以崭新面貌服务首都市民和奥运宾客。进一步提高无障碍设施和刷卡特约商户的覆盖率,奥运场馆周边、重点街区大中型商场、超市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到90%以上;全市刷卡特约商户普及率达到80%,持卡消费占零售额50%。完成特色商店、风味餐厅和清真餐厅三大特色系列共300家的评选工作。推动10家左右国有“老字号”企业创新机制;开辟1—2条以“老字号”为特点的商业旅游线路或旅游点;集中推介40家“老字号”企业,利用奥运机遇扩大社会影响,增强服务能力。5月前完成奥运商业运行监测指挥平台建设,确保奥运期间发挥作用。上半年完成“改善社区商业服务环境”、“促进特色商业和‘老字号’发展”两项任务,为“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划上圆满句号。二是开展“2008商业满意服务”主题测试活动。组织重点企业,按照赛时标准,在安全生产、消费环境、服务水平和服务便利等方面查找和解决问题,提高应急能力,使重点企业赛前各项服务准备工作全部合格到位。三是高标准完成“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服务保障任务。精益求精地完成“好运北京”16项体育赛事的餐饮服务任务。继续坚持“以场馆为基础、以竞赛为中心、以属地为保障”的工作原则,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部门的配合机制,指导督促各区做好属地管理场馆的餐饮服务运行工作。承担“好运北京”和奥运餐饮服务任务的区商务局,要在一季度全部确定餐饮服务商,并签订餐饮服务合同,加强对各服务单位的监管。各餐饮服务单位、原材料供应企业,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服务大局,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责任制,特别要落实食品加工、配送过程中的“五单责任制”。通过测试赛,进一步查找不足、完善制度、改进服务、提升水平,服务保障工作由测试向奥运实战转化。
全力以赴做好赛时各项服务工作。一是做好直接服务奥运的工作。配合奥组委做好奥运会运动员村、媒体村、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和29个竞赛场馆以及残奥会赛时的商业服务工作,参与服务的企业要按照“遵守惯例,标准统一,尊重个性,注重细节”的要求,严格服务标准,细化服务内容,为各国运动员和来宾提供优质服务。精心组织完善奥运餐饮供应物流体系,已确定的赞助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要确保奥运餐饮原材料供应的安全、卫生、丰富、顺畅。加强对各区的分类指导,组织东城、西城、宣武、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顺义、昌平9个区,全面落实由属地管理的57个独立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竞赛场馆、交通场站的餐饮服务工作,严格按已建立的赛时工作制度、应急机制,加强对属地管理场馆餐饮服务商的监管。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奥运专项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抽调得力人员,加强培训,进入状态,安排好人员梯次,形成指挥得力、上下联动、运行高效、信息畅通的赛时运行体系,保证调得出、用得上、顶得住,高水平完成任务。二是加强口岸的奥运服务工作。做好空港口岸和朝阳口岸的组织协调工作,为奥运客流和物流顺利通关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协调、配合口岸查验单位,改善口岸软件环境。以确保奥运会期间机场的绝对安全和环境秩序良好为主要目标,实施“平安奥运综治行动”,坚持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确保空港地区食品安全。三是严格按照赛时标准开展外围商业服务保障工作。达标百货店、大型超市、特色餐饮店和奥运场馆周边企业,都要挑选培训合格、熟悉双语交流的员工开展挂牌服务;区县商务局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动员外商投资企业的小语种人才,参与商业服务业的志愿服务。完成奥运导吃导购信息资料编印工作,在机场、宾馆、饭店和重点商业服务场所加大投放量。
赛后积极巩固奥运服务成果。奥运会、残奥会闭幕后,及时做好服务工作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行业协会,引导企业严格实施业内标准,加强内部管理,探索形成长效机制。
(二)着力改善民生,稳定繁荣首都市场
进一步加强重要商品市场监测,完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重点加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食用油和猪肉等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变化对本市市场的影响,完善应对措施。尤其要做好奥运期间的市场监测工作,保障供应。加强重点加油站监测,完善实时监控系统,做好预警分析,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重点加强生猪活体储备的动态监测,随时掌握政府储备的进销存状况。完善政府储备商品应急投放方案,健全投放渠道和日常联络制度,确保在应急状态下,重要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
加大商业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强化零售商促销管理,充分依靠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倡诚信促销、文明促销、安全促销。加强商业特许经营的备案管理工作,规范特许经营行为。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奥运会、残奥会赛前和赛时,对奥运场馆周边规模以上商业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反复查、查反复。加强生猪屠宰、食盐、酒类流通监管。全面完成屠宰行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新增食盐配送网点1000个,确保合格碘盐食用率高于国家标准。新增酒类流通备案登记1万户,企业购用随附单70万份。
不断提升商业服务便利程度。继续扩大连锁经营业种、业态,提高连锁经营的覆盖率,力争连锁零售额比重再提高1—2个百分点。完成规范和新建社区便民超市、便利店1000家;继续改造、新建规范化社区菜市场30个;探索多种方式补充、完善蔬菜零售网点。继续推进城八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产业化发展,启动远郊区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力争对现有回收站点的规范管理率达到60%,完成全市再生资源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新改造20家大型商场停车引导系统。
深化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巩固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双覆盖”成果,重点支持农村连锁企业发展配送中心,增强配送能力,使统一配送率达80%;探索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集中采购新模式,提高企业经营成效和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全年统一采购额超过5亿元。支持郊区特色农副产品进入连锁超市。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10%。继续推进“一乡一集市”工程,完成30个集贸市场改造。推动重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继续提升农资连锁门店质量,重点企业农资配送率达70%。
继续开展品牌化市场促进活动。精心组织“北京购物季”,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商业和特色商业项目,扩大销售规模与影响力;认真组织“北京拍卖季”,打造北京拍卖市场品牌;办好第十八届中国厨师节;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
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员工权益。配合有关部门,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建立健全外企工会组织,落实新的劳动合同法。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把握国内外商务发展环境的变化,顺应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依据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立足北京的资源、产业和市场现状,开展前瞻性研究,筹划配套的应对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商务工作,争取商务发展的主动权。
加大整合商务资源力度。积极整合各类商务促进活动资源,争取形成合力,发挥更大作用。坚持小规模、专业化定向招商方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深化和推广“出口推销、进口采购、招商选资”的“三合一”方式,共同参加境外有影响的专业博览会。尝试建立以展馆为单位的展览月度统计;建立市、区两级商务部门服务展会的格局,重点联系展览场馆资源丰富的区县,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办展环境;编制国际著名展览机构信息手册,为引进国际著名展会和机构做好准备。“购物季”期间加大内外贸资源整合,增加外国特色商品的专题展销活动。与国外知名商业服务业企业交流经验,提升本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利用农资流通渠道,推广、销售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农药、化肥,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提高特色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加强引资工作的统筹与规划。落实国家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针对本市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引资重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引资比重。加大引资服务力度,争取引进3—5家国外服务外包发包机构、国际性演艺公司和艺术品拍卖大公司落户北京。继续加强与世界500强、境外知名招商中介机构、外国商会和外国驻华使馆联系,促进外商在京新设立投资性公司等功能性大企业10家以上。引导外资增加各种方式的非“绿地投资”,占比保持在50%左右。继续做好外国非企业经济组织驻京代表机构的审批管理工作。继续办好“外国商会座谈会”,通过为在京外国商会服务,促进会员企业在京投资和发展。建立并完善利用外资区域与产业评估体系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区县、开发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着力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鼓励“双自主”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组织5000家次“双自主”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软件产品的出口企业,参加70场次国际市场开拓活动。继续以“北京创造,世界共享”为主题,向海外中高端市场推介北京品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争取实现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0%和20%以上。支持北京空港综合保税港区的建设和运营,尽快形成国际分拨、保税加工、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功能。继续完善协调机制,促进部门间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为在京中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建立与天津口岸的区域通关合作机制,尽早在北京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即可放行”,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建立“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跨部门例会和信息通报制度,并根据反补贴调查案件的需要,不断吸纳新的部门参与应对工作。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研究制订“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实好《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服务,服务贸易收入增长12%;重点促进软件、医药研发、动漫、创意设计等服务产品的出口,其中软件出口增长15%,达5.5亿美元。落实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建设北京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平台和培训平台,建立服务外包统计体系。规范和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的协调、服务作用,开展专业培训6000人次。积极开展服务外包的投资促进工作,宣传推介北京服务外包整体品牌形象。吸引知名跨国公司把外包业务转移到北京,提高本市服务企业承接和交付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
积极打造“走出去”的“北京队”。支持企业借助奥运创品牌、借助品牌“走出去”,积极推介、促进我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开拓下届奥运举办国等发达国家建筑承包市场。完善相关专项资金政策,扩大适用范围,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财政、银行和保险三位一体的联动作用,完善政策资金、资信担保、保险等措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搭建政策支持、安全保障、信息共享三个平台,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促进商业服务业节能降耗。加大宣传,增强意识,增加投入,推广技术。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组织营业面积万米以上大型零售企业调查、评价能耗情况,在10家商场开展节能改造试点。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依托专业机构,提高能耗管理专业水准和节能改造技术水平。严控商场室内空调温度,5月底前完成商业服务业企业集中清洗空调工作任务,减少商业建筑能耗。提倡“绿色包装”,抵制过度包装。
(四)强化保障措施,圆满完成服务奥运和各项工作
第一,讲政治,顾大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服务奥运上来,统一到引导商务科学发展上来。始终保持和大力弘扬筹办奥运形成的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永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牢固树立首善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建设法制型政府。依法办理各项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执法,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快完成《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促销活动管理规定》地方立法。加强商务法律、法规的宣传,针对商务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律培训。贯彻落实北京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六项配套制度,研究实施办法。畅通案件受理渠道,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第三,强化商务执法工作。各区县商务部门要适应增加安全监管等职能的需要,积极落实人员、机构,改善执法队伍技术装备,壮大执法力量。充分发挥区县商务部门执法积极性,加大商务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完善区县商务综合执法体制,建立市、区两级商务行政执法联席会制度。提高商务执法检查的效率,为商业服务业安全、规范、便利、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优化商务工作格局。进一步探索内外贸融合的工作方式,创新商务工作机制,优化配置商务工作资源。进一步推进商务领域政策集成,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商务部门与专业促进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各行业重点企业的联系。以业务工作为主导,合理配置商务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相关行业协会的公共资源,增强公共服务的效能。加快推进商务部门业务数据资源的整合,提高数据资源的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积极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运用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引导商务企业有序经营。
第五,打造商务发展环境新优势。在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以后,针对北京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和发挥高端产业聚集、商务楼宇众多、智力资源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等优势,打造商务发展环境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成员的联系,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沟通,听取意见。继续帮助协调解决外籍雇员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改善在京工作、生活环境。市、区商务部门工作人员要特别强化“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观念,着眼细节,提供规范、高效的服务,不断改善商务发展环境。
第六,加强商务队伍建设。提高商务部门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高引领首都商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市、区商务部门公务员的学习和培训,重点提高服务贸易、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服务外包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增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能力。实施“人才强商”战略,加强商务领域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各类商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利用已形成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继续强化一线员工的岗位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提高商业服务整体水平。
第七,狠抓反腐倡廉建设。围绕中心任务,紧贴商务工作实际,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对事关奥运和民生的工作,要积极协调、主动配合、整体联动、构建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强化对人财物等关键领域和易发部位的监督制约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完成商务工作各项任务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新春佳节就要到了,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还要拜托商业服务一线的领导和同志们,做好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和安全生产工作;市、区商务部门也要安排好节日值班,加大安全生产及促销秩序的检查力度,共同为市民营造市场繁荣、秩序良好、舒心消费的节日氛围。
同志们,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的使命,对首都商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扎实工作,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两高一资”产品:指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
2、服务外包: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3、境外一日游:是加工贸易企业为解决深加工结转中的税收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做法。深加工结转是指企业使用保税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不直接出口,而是结转销售给另一加工贸易企业,经深加工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形式。它是加工贸易加工链条在国内的延伸,是加工贸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对深加工结转主要采取两种税收管理方式:一种是“先征后退”,一种是“不征不退”。采用“先征后退”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成本,并且所征进口料件的关税不能退税。采用“不征不退”方式,加工中使用的国产料件不能退税。这都给企业增加了成本。为了降低成本,上游企业先将结转料件出口(通常到香港),下游企业再以保税方式进口结转料,以此避免上述两种情况产生的问题。这个进出口的过程称为“境外一日游”。“境外一日游”本身也会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行效率,同时造成了进出口额虚增。
4、保税物流中心(B型):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中心内企业可开展保税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及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利用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入区退税功能,可有效解决“境外一日游”等问题。
5、五单责任制:为了保证“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期间的食品供应安全,所有参与好运北京体育赛事供应的企业必须建立“五单责任制”,即要货单、入库单、出库单、原材料采购单、送货单,严格落实从采购到送货各环节的货物交接岗位责任制,确保食品供应安全。
6、绿地投资:在绿地中占用空地的新建项目投资,通常大笔资金用于兴建厂房等设施。绿地投资有两层关键涵义,一是投资于新办项目,有别于对已有项目的并购、已有项目的增资等投资方式。二是以征用、开发项目用地为起点。因为要占用一片土地资源,一方面在经济上形成对该片土地的垄断经营权,并表现土地投资的集约程度;另一方面也直接削减了该片土地原有的绿化环境效用。非“绿地投资”一方面表现土地投资集约程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避免直接削减土地的绿化环境效用。
7、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用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模式。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量检测、人员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并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客户和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都来自项目的节能收益,是一种以未来的节能收益来支付节能技术改造投资的项目运作模式。
8、绿色包装: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首先要求用料要节约资源,力求减少废弃物量,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其次是焚烧时可回收热能,不会产生毒害性气体,填埋时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商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