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按照商务部“消费提振年”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国内与国际、供给与需求、实物与服务、传统与新型、规模与品质、市场与政府“六对关系”,以 “五个清单”为抓手深入实施 “十大专项行动”,高质量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实现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稳中有升。
1-11月全市市场总消费同比增长9.4%,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达55%,社零总额、网络零售额增速较年初恢复速度均快于全国。
一、高位部署高点谋划,统筹合力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北京夯实“高位部署、高频调度、协同联动”工作体系,依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财经委会、领导小组全体会等市级会议专项部署消费工作40余次。对标商务部五大维度72项评估指标,持续优化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发起“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智库”,构筑培育建设工作智慧辅助体系。
1.1月10日,第190次市政府常务会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年工作进展及2023年工作要点。会议指出,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抓实抓细促消费工作,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消费回暖。
链接文章: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进展及二〇二三年工作安排等事项
2.2月1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调研。他强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继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培育和促进新型消费,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链接文章:
殷勇围绕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调研时强调 以高质量供给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3. 2月28日,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在前门大街举办。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出席。首届京津冀消费季将统筹三地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标志性主题消费活动、发布一批京津冀旅游线路、举办一批新兴体育赛事活动、推荐一批特色美食、推出一批展会活动、推出一批特色消费场景、推选一批城市“伴手礼”、发放一批专项消费券,举办千余项促消费活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首都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链接文章:
尹力王文涛慎海雄殷勇共同启动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
4.7月10日,市委书记尹力主持召开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和专家等的意见建议。强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要聚焦“国际”这个方向,紧扣“消费”这个核心,突出“中心”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释放消费潜能、优化消费环境,以首善标准打造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链接文章:
尹力主持召开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建议
5. 7月26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两年来,北京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经过两年的培育建设,北京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方面稳中有升。
链接文章:
“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召开,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
6.10月25日,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工作情况等事项。会议强调,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链接文章:
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
二、商业设施加快补齐,实体消费稳步恢复
落实全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全年新开大型商业设施240万平方米,完成崇文门等15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任务,新落地西三旗万象汇、丽泽16号、五棵松万达等项目均衡全市商业设施布局。扎实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列为全年民生实事任务的82个便民生活圈已全部完成。1-11月,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到22亿人次,同比增长19.1%。
1.8月1日出台商业步行街支持政策,首开LONG街、门头沟檀谷等特色商业街等相继亮相。
链接文章:
城市更新重要实践!首开LONG街,打造京北商业新地标
京西再添山系微度假新地标 檀谷一期商业开业
2.持续深化传统商圈改造提升行动。9月16日,THE BOX正式营业,通过片区联动方式打造城市更新改造典范,布局多元融合网红打卡地;12月30日喜悦购物中心焕新亮相,为百年金街新添一座主打国潮体验的新国潮购物中心。
链接文章:
京城不来不“盒”适的年轻新玩法,THE BOX 朝外开幕月正式启动
“喜悦”开业!东城各商圈新年“上新”,假期来逛街
3.不断拓展商业设施新空间。1月6日DT51亮相,为消费者提供时尚生活方式新选择;3月17日中骏·世界城打造城市TOD创新商业综合体;5月19日西三旗万象汇开业,打造24小时餐饮服务空间。
链接文章:
“接地气的SKP”—北京DT51今日亮相,看其如何铆足劲时尚?
三、优质资源加快集聚,品牌供给不断完善
围绕首店、老字号和新消费三个领域不断完善首都消费品牌矩阵。首店方面,持续繁荣首店首发经济,1—11月新落地品牌首店864家,首店总数超3600家。老字号方面,新认定第八批北京老字号15家,老字号总数达244家,年销售收入近1800亿,实现“九成触网、七成直播”。新消费品牌方面,形成300余家新消费品牌企业库,领跑智能科技和国潮玩具本土品牌赛道。
1.5月26日,“2023全球首发节暨硬科技嘉年华”在中关村壹号正式启动,搭建“1x4xN”活动体系,推出“北京首店地图”,举办N场新品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系列活动,为国内外品牌搭建首发首秀展示平台,持续打造品牌消费新地标,引领时尚消费新潮流。
链接文章:
科技赋能 潮流始发 “2023全球首发节暨硬科技嘉年华”全面开启
2.9月12日印发《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四个方面,通过十大行动,30项工作举措,四个保障措施,全面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链接文章:
北京:到2025年,示范创建“中华老字号”达到130家左右
3.9月26日举办“第二届北京新消费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共话新业态、新场景、新品牌,并带来促进消费品牌矩阵培育、数字消费创新引领、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等多方位的政策指引。
链接文章:
第二届北京新消费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在朝阳举办
四、大宗消费绿色升级,数字消费创新迭代
出台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60亿元,带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分别增长12%、43.8%。出台规范二手车经营政策,二手车经销自行开票企业上升至249家,开票金额38.39亿元。联动百余家家居企业开展家居焕新节,“京彩·绿色”消费券核销100万张,带动绿色智能商品销售超50亿元。认定潘家园、新发地等首批“北京市特色直播电商基地”13家,头部企业交易额占全国直播电商比重过半,累计培育3批15家跨境电商产业园,落地跨境电商体验店10家。
1.3月21日,发布《北京市关于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的方案》,鼓励本市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对本市符合条件的旧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进行8000至10000元的补贴,进一步促进本市汽车消费增长,优化汽车结构。
链接文章:
北京市鼓励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最高补贴1万元
2.3月22日,发布《关于支持二手车扩大流通和经销发展的通知》,对本市二手车扩大流通和经销发展业务给予支持,有力地扩大了本市汽车消费。
链接文章:
北京发布支持二手车扩大流通政策,转出本市车辆给予运费补贴
3.9月8日至11月12日,举办“2023北京消费季家居焕新节”,活动期间,京东、联想、苏宁、小米、美团、建行生活、红星美凯龙等24家参与企业线上平台将发放京彩绿色消费券,消费券总金额超1亿元。
链接文章:
1亿元京彩绿色消费券今起开领!线上线下均可用
4.6月至12月,举办“开放共享 合作共赢 共建首都跨境电商新生态”系列活动,聚焦技术赋能,强化服务对接,服务支持进出口企业会做跨境电商、做好跨境电商,整合“关、汇、税、商、物、融”全链条生态资源,共同打造系列交流对接活动。
链接文章:
“共建首都跨境电商新生态”系列活动启动,首批共建单位共28家
五、服务消费高速增长,融合消费优势凸显
加速转化服务消费资源优势,1-11月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3.7%。累计评选北京网红打卡地300个,“北京礼物”达922件。依托“双奥之城”优势,持续引进国际体育赛事52项,开展射箭公开赛等新兴赛事500余场。新布局国际学校24所。互联网医院数量达62家。成功举办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京港洽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积极顺应居民消费由单纯购物消费向沉浸式、场景化、个性化消费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促进融合消费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场景布局。
1.1—11月,全市共开展营业性演出44701场,覆盖观众达1064.7万人次。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123场,观众超10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7亿元。“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先后有百余部精品剧目和影片在线上线下进行展演、展播、展映,总观看人数超3800万人次。
链接文章:
北京打造“演艺之都”开局之年成果丰硕
2. 9月21日,2023第二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正式发布。全年共发布京畿长城风景道等114条“漫步北京”主题旅游线路。
链接文章:
漫步北京—“京畿长城”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四季美景游篇)
官宣!2023第二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正式发布
3.8月13日至8月20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举办,包括“天坛奖”评奖等九大主体版块。电影嘉年华板块推出48项沉浸式文化活动。
链接文章: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8月13日开幕,李雪健担任“天坛奖”评委会主席,九大主体版块精彩纷呈
4.9月26日至10月8日,202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京举办。共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309名球员参赛,其中WTA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选手悉数到场,ATP前十名中有8人参赛。门票销售3300万元较2019年增长1.2倍。
链接文章:
中网落幕,精彩不只是网球!
5.11月18日至12月9日,朝阳区举办国际灯光节,组织区内重点商场开展百余场“光影+”消费活动,重点商圈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形成销售额近21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超过23%。
链接文章:
时评丨让灯光节赓续,让美好继续
6.12月,连续启动冰雪消费节、冰雪运动消费季、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发布“2023北京冰雪消费地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线路,发放冰雪消费券、体验券8万张。
链接文章:
缘起冬奥 冰雪京张|2023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火热开启
7.全年新增4个国家级文旅和体育项目。据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京3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分别是北京隆福寺文化街区、石景山首钢园、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和旅游景区入选。据体育总局年度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北京温榆河公园入选。
链接文章:
北京3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公布
8. 12月10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THE BOX朝外入选2023中国城市更新十大现象级案例。朝阳区于2019年4月启动滨水空间更新改造,建成1河2湖24桥18景古都京韵·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是朝阳时尚文化地标、首都国际旅游消费“金名片”。THE BOX朝外这座以400年历史的琉璃牌楼为背景,涵盖艺术彩绘、数字装置、空中篮球、户外滑板等内容的国潮品牌综合体,正焕发着活力与烟火气,成为北京年轻力的代表。
链接文章: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THE BOX朝外荣获2023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之十大现象级案例
9.11月29日,京港洽谈会举办京港产业合作论坛暨“投资北京”专题推介活动,34个重大项目签约额超672亿元。11月30日,2023京港共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发展论坛在香港召开,论坛以“品质消费 多元融合”为主题,来自两地政府、企业的两百余位代表,围绕京港两地提升消费能级、优化金融服务、发挥平台赋能作用等热点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和对接洽谈。
链接文章:
携手共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加强生命健康产业和科创合作 京港洽谈会落幕 合作再添新成果
六、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消费体验持续提升
推动优化消费营商环境51项任务全部完成,创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大型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活动办理时限压缩超80%。40个行业“一业一证”已全部上线。95%的旅游景区不再实行预约。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及预收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优化商业项目改造审批工作方案,启动商业设施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编制。
1.1月30日,出台实施《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清理制约企业发展不合理的限制,坚持不懈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型活动“一件事”改革等工作,将大型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活动办理时限压缩超80%。咖啡厅等40个行业“一业一证”全部上线,完成改革任务。
链接文章:
敲定!北京两部门联合发文,提出51项改革任务
2.2月24日,出台实施《北京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餐饮店、咖啡厅等40个行业“一业一证”已全部上线。
链接文章: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3.7月11日,北京优化热门景区门票预约服务,95%的旅游景区不再实行预约。全市离境退税商店1058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14家,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链接文章:
北京优化热门景区门票预约服务
北京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再增2家
4. 9月1日,发布实施《北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及预收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规定,预收资金余额达50万元规模的经营者要在商务部门强制备案,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
链接文章:
预付卡终止业务前要向社会公示不少于30日,预收资金余额达50万元强制备案
5.11月6日,《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将建设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等六大环境,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等八大行动。
链接文章: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
6. 12月7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京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邮出口模式正式开通,境内商品可直接邮寄至境外消费者手中。
链接文章:
9天缩至4天!大兴机场综保区开通跨境电商直邮出口模式
2024年,商务部明确全年定位为“消费促进年”,同时也是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攻坚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坚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培育本土消费新品牌、塑造服务消费新优势、完善消费升级新环境”协同发力,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带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进一步发挥消费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商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