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 服务承诺 网站无障碍 用户中心 移动版 智能问答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首页>消费促进一处(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协调处)>政务信息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3-07-28         信息提供:消费促进一处、新闻宣传处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年来,北京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建设工作取得系列成效。  

  一、推进“十大行动”,优化完善消费供给
  一是加速布局消费新地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落实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构建“国际-城市-地区-社区”四级商圈体系。推动29个城市消费中心和57个重点商圈“一圈一策”发展。优化均衡全市消费地标布局,城市东部地区环球影城盛大开园,城市西部地区首钢园华丽转身,城市南部大兴临空区枢纽项目基本完成方案设计。提升改造传统商圈,对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三里屯等34个传统商圈进行了改造提升。推动大型商业设施落地,比如:西三旗万象汇填补了西三旗大型商业项目空白,朝外the  box成为年轻新生代打卡新地标,首开LONG街打造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持续优化商圈环境,加强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商圈广告牌匾设置、特色经营活动、促销活动等方面审批。  
  二是持续完善消费品牌矩阵。大力发展首店经济,迭代更新首店政策至3.0版,2019至今落地首店3300多家,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老字号守正创新,2021年以来认定了8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实现九成以上老字号企业触网销售、七成以上开展直播销售。加快孵化新消费品牌,在6个新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累计孵化品牌达60个,全市入库新消费品牌超300个。吸引全球优质品牌资源,优化调整外资企业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条件,2021年以来累计认定13家消费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三是升级迭代消费新场景。优化文旅新消费供给,累计开发“漫步北京”线路200余条、推出北京网红打卡地300个,打造首批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加速打造博物馆之城,国家植物园、国家自然博物馆相继挂牌,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一。激发体育新消费潜力,发挥“双奥之城”优势,打造冰雪项目消费目的地,举办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冰雪运动全面普及。推进数字人民币全域试点,率先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和运河商务区等自贸片区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  
  四是优化完善消费流通体系。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截至目前,北京市智能快件箱近2万组,累计培育1万余家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12条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2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东城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持续完善提升物流网络,推进物流基地和农产品一级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合理布局配送中心、前置仓、乡镇农村物流节点,完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扩大退税流通网络覆盖面,全市“即买即退”试点商店12家,居全国城市首位。  
  五是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今年2月28日,北京市与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打造全球首发节、中国国际时装周、数字体验周、88体育节、冬至团圆节、年货节、惠民文化消费季等一批经典活动,全年将持续带动各区、各商协会和企业举办近3000项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六是营造优质消费环境。持续清理隐形壁垒,破除制约扩大消费的机制障碍。目前,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等三个“一件事”集成服务正式上线北京市政务服务网专区,审批时限最多可缩短八成。继续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截至2023年6月,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22.76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44.16%。提升境外游客消费服务保障,提高全市重点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综合正确率,在机场等地设立外币兑换点和外卡消费终端,推动网约车平台实现英汉双语界面功能。  

  二、“五个维度”评价,关键指标稳中有升
  围绕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和到达便利度5个维度,开展42个指标动态监测,截至2022年底,42项指标中有27项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  
  国际知名度方面北京世界500强企业进驻量54家、世界文化遗产数量7处,均居全球城市榜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17家,2022年举办国际体育赛事18场,4A级5A级景区78个,位列国内城市第二。消费繁荣度方面2022年,北京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万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520亿元,限上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39.8%,均居国内城市首位;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54.7%,较2019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最终消费率56%,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明显。商业活跃度方面北京拥有四星级以上宾馆161家,离境退税商店累计1044家,位居国内城市首位;拥有中华老字号117个、北京老字号223家。消费舒适度方面2022年国内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评比,北京排名第9,是唯一进入前10的培育城市;社区便民商业网点超10万个,实现了社区全覆盖。到达便利度方面2022年,北京设有国际航线105条,实现通达城市86个,全市轨道线网总规模达1172公里,均居全国第一。  

  三、聚焦消费新趋势,推进培育建设工作再提升
  下一步,聚焦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升级趋势,围绕完善供给、提升品质、优化环境持续发力,推进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再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提升商圈品质。今年新增商业设施面积240万平方米。重点培育王府井×西单×前门等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加快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持续推动传统商场、商圈改造升级。支持商圈打造商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持续繁荣夜经济。二是升级服务消费。大力发展演出经济、赛事经济、美丽健康经济、户外经济,满足持续升级的健康消费、时尚潮流消费、悦己消费新需求。三是擦亮特色名片。深化科创中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联动互促。加快推进“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四是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扩圈、补点、提质同步发力,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持续发展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强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到家服务品质。五是强化科技赋能。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等数字消费新模式规范健康发展。用科技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个性化定制等服务。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六是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厚植诚信文化打造有温度的“北京服务”,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北京市商务局

承办:北京市商务局综合事务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9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118号

京ICP备20001671号-5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商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