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截至2000年底的对外投资情况?
根据外经贸部业务统计,截至2000年底,经国家授权部门批准并在外经贸部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6298家,协议投资总额达113.6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为75.7亿美元,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加工、交通运输、旅游、承包工程、研究开发、咨询服务、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诸多领域。我国企业的年境外投资额已连续两年超过6亿美元。
二、我国企业从事对外投资是否须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国政府一贯支持我国企业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贸合作。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年市场。 按照我国现行对外投资的政策规定,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须事先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
三、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类型有:贸易型、生产加工型、资源开发型。
现阶段,我国政府鼓励我国企业用境外加工贸易的方式以现有设备及成熟技术从事对外投资,在境外开展加工装配。
根据十五规划和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关于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总体要求,资源开发将是我国境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外投资开发资源将有助于弥补我国资源不足,促进经济机构调整,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由于资源类开发项目投入资金大、投资风险高,因此重大资源类投资项目原则上由国家统一安排实施。
四、企业申请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和贸易代表处的资格条件是什么?
(一)具有经国家外经贸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批准的外经贸经营权。外经贸公司须从事对外经贸业务3年以上;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自获得经营权后,须从事对外经贸业务1年以上;
(二)遵纪守法,资信良好;
(三)有相应的人才、资本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五、什么是境外加工贸易?
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设备及成熟技术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
六、我国鼓励的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是什么?
我国鼓励的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是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以及服装加工行业。(鼓励类境外加工贸易产品录见附页)
七、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原则是什么?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原则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贸易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
八、近期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在行业选择上,以我国在设备、技术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以及服装加工等行业为重点。
在投资主体选择上,以实力强、管理科学、出口产品有信誉的国内生产企业为重点。
在投资方式上,以企业现有设备及成熟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入为主,从事散件组装及加工生产为重点。
在地区选择上,应以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较好,且与我关系友好、双方有相当经贸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
九、企业申报境外加工贸易的程序是什么?
中央企业可直接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申报,其他企业向企业注册地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经贸主管部门申报,再由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经贸主管部门共同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申报。
十、企业申请境外加工贸易项目需多长时间?
(一)在接到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申报材料后,各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应会同经贸主管部门于15个工作日内形成正式申报文件,联合上报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
(二)国家经贸委应于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报外经贸部。
(三)外经贸部在接到国家经贸委初审意见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征求驻外经商机构意见;驻外经商机构应于10个工作日内向外经贸部反馈书面意见。
(四)外经贸部在接到驻外经商机构意见后,应于10个工作日内对项目进行最终审核,并对审核通过的项目颁发批准证书。
十一、申报境外加工贸易项目需提交哪些材料?
(一)申报项目有关材料
1.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方投资额在300万美元(含3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3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可合并编制。
2.境外合资企业中、外方合资合同或协议(草签文本)。
3.境外企业中方企业间协议。
4.境外企业章程(草签文本)。
5.合资伙伴背景及其资信材料。
6.如涉及使用现汇,需提供外汇管理部门外汇风险审查意见。
(二)项目国内主办单位有关材料
1.项目主办单位营业执照。
2.项目主办单位近3年进出口情况及拟在境外生产的主要产品的出口情况。
3.股份制企业董事会决议。
4.项目主办单位上一年年度报告及注册会计是由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5.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简历。
(三)审批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十二、我国与多少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70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自1982年我国和瑞典签订第一个《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来,迄今为止,我国已与世界上98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其中已生效的76个。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及《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签订为我国吸引外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对外投资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对促进我国和有关国家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国家和地区见附页)
十三、截至2000年底我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简况?
截至2000年底,我国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1,11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0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带动国产设备和材料出口51.2亿美元,外派劳务人数超过225万人次。我国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企业已发展到1,500多家,企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基本上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经营队伍。进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的中国公司达33家,5家中国公司进入世界最大国际设计公司200强。对外承揽的工程项目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如建筑、石油化工、电力、交通、通讯、水利、冶金和有色金属、铁路、煤炭、林业、航空航天等,大型项目明显增多,技术含量增强,带动国产设备和材料出口显著增长。业务已遍及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外派劳务由开始时建筑工程劳务逐渐向多领域扩展,既有普通工人、技工和农民,也有工程师、医生、护士、会计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有飞机修理、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咨询、项目监理和经营管理领域的人才,外派劳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十四、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就是双方的合作是平等的、不附带其它附加条件的、互惠互利的合作;讲求实效,就是注重合作的实际效果;形式多样,就是不拘泥单一的合作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经营合作;共同发展,就是强调合作双方要共同发展。
十五、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立场是“守约、保质、薄利、重义”。守约,就是要信守合同;保质,就是要确保工程项目、技术和劳务项目的质量;薄利,就是中国公司在承揽项目时是根据市场行情和成本情况确定成交价格,保本微利;重义,就是在对外经济合作中,讲究商业道德,重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
十六、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主要有:国家鼓励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支持有实力的大型实体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鼓励对外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带动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对有实力、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承揽技术含量高、能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和劳务出口的总承包项目提供便利支持;鼓励对外劳务合作,要求外派公司切实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严禁利用对外劳务合作从事非法移民活动,或向国(境)外不健康场所输出劳务等;要求企业在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中,严格遵守驻在国的法律、法规,在人员入境、居留等方面遵守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签证、居住许可等要求。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商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