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项: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需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
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02亿元,增长16%,高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
第10项:继续做好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合理引导汽车消费。
截至2010年6月9日,全市家电以旧换新共回收旧家电126.62万台,销售新家电119.39万台,销售额47.57亿元。其中:2010年以来,回收旧家电78.29万台,销售新家电77.32万台,销售额30.89亿元,分别占总数的61.8%、64.8%和64.9%。
第13项: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向新城拓展布局,加强郊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提高“一乡一集市”、连锁便民店和农资超市覆盖面。
上半年10个郊区县共引进8家大型商贸企业入驻开业。
第15项: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建立电子商务促销平台,开展“点击消费·2010”促销活动,促进B2C行业发展,制定宣传方案,加强对B2B行业宣传,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传统行业开展电子商务。
第16项: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加快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1-6月新批准零售外资店铺301家,同比去年(199家)增加51.26%。新批准营业面积20.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24万平方米。同时,店铺新开业数量也实现大幅增长。上半年新开业1000平方米以上外商投资店铺33家,同比去年(15家)增加120%。新开业营业面积3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同比去年(17.6万平方米和23.6万平方米)分别上升88%和105%。
第32项:高度关注物价变动趋势,做好煤电油气运的运行保障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持市场稳定。
按要求做好政府储备工作。
第111项:坚持“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目前,各区县的分拣中心建设项目已申报完毕,本着布局合理、条件成熟优先的原则,将东城区和大兴区的分拣中心建设纳入今年的建设计划。
第187项:进一步优化引资结构,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项目,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大型民营企业总部,推动在京外资企业增资。
1-5月,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企业增资踊跃,共有389家企业增资17亿美元。
第188项:落实稳定外需政策,支持企业海外营销,扩大双自主产品出口。
5月27日,市商务委与市外办、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举办了“进出口政策服务咨询会”,六个政府部门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八家金融、贸易服务性机构现场设立咨询台解答企业问题。340多家进出口企业参加了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已经组织58家次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类“双自主”企业参加6场海外市场营销活动,参展企业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6.1%。
第189项:建立服务贸易工作协调促进机制,引导服务外包向高端发展。
组织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参加“美国生物技术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帮助外包企业拓宽了国内外市场。
第208项:发挥合作交流机制作用,促进京港、京澳、京台多领域合作,鼓励华侨华人参与首都建设。
2月9日,召开了“2010侨商北京洽谈会”。此次活动共邀请到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海外商界侨领,北京市共有50家企业与侨商洽谈“对接”,洽谈项目主要包括电子、新能源、医药、工艺品、服装纺织、日用百货等,以及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洽谈现场设立了红星奖获奖产品展示区,14家荣获2009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的北京企业和30余个获奖产品参加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