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职责 |
序号 |
年度任务 |
进展情况 |
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
1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服务保障 |
已完成。市商务局作为物资保障组牵头单位,高标准完成了食材供应和商业服务等保障任务。 |
二、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 |
2 |
推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开业运行,建设10个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完善末端配送服务体系。 |
1.朝阳区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正进行二期工程综合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道路、外电源等市政工程正在有序施工;新昌平市场由区属国有企业对流村地区现有废弃厂房进行适应性改造,已开始试营业,目前日蔬菜上市量约800吨;顺义区政府正在就石门批发市场现址用地升级转型整体工作进行研究。 |
3 |
落实推动北京老字号传承发展意见,支持老字号品牌保护和创新发展。 |
1.2022年北京老字号认定工作已经启动,已对外发布有关征集通知,将按照工作安排持续推进认定工作。 |
|
三、优化商业服务业布局 |
4 |
推动全域智慧应用场景开放,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和业务新模式,持续推动隆福寺、王府井、前门大栅栏等重点商圈数字化建设改造,创新商家、消费场景、线上线下互通新模式。 |
1.会同各区选择王府井、前门大栅栏、CBD、西单、华熙live等5个商圈为数字化商圈试点。 |
5 |
推进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优化便利店布局,实现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20个左右。 |
1.2022年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东城、石景山区各新增5个点位进行试点建设,通过边试点边推广,提高示范覆盖率。 |
|
四、消费促进 |
6 |
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落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推动重点任务项目落地。落实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 |
1.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79项任务2022年度目标完成进度54.2%,超时间进度;加快推进37个2022年度项目,大兴上德中心等6个项目上半年按期竣工。 |
7 |
推出一批时尚消费新地标,发挥华贸购物中心、国贸商城、北京SKP等商业综合体集聚带动作用,引进国内外高端品牌首发首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圈。培育首钢“体育+创意”全球首发消费圈、华熙LIVE等多元业态网红打卡地。 |
1.制定全市高品质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打造地标性商圈。目前已征求各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形成合法性审核稿,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核。 |
|
8 |
发挥首创.郎园Station等新消费品牌孵化地示范效应,打造新消费品牌孵化聚集区,支持发展原创品牌概念店、定制店,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
1.3月1日发布《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在京落地的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给予资金支持。今年一季度新增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198家。 |
|
9 |
办好2022年“北京消费季”系列活动,提升玩转京城美食、国潮京品节、购车节、夜京城等标志性主题活动影响力,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开展促消费活动。 |
我市与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3月1日共同开启“2022年(春季)全国消费促进月 北京消费季”活动,以“约惠北京,乐享生活”为主题,搭建“1+8+24+N”活动框架,即以1场北京消费季启动活动为牵引,开启首秀北京、时尚北京、潮购北京、智惠北京、文享北京、炫彩北京、寻味北京、品质北京8大活动板块,加强商旅文体融合互动、线上线下联合共振,全力打造“首发节”“信息消费节”“体育消费节”“网红打卡地评选”24个全市性标志活动,升级北京消费季支持措施,持续带动各区、各商协会和企业举办N项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力争“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都精彩”,活动将持续至年底。 |
|
五、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流通管理 |
10 |
构建生活必需品智能化供应保障体系,建立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信息化平台。 |
1.制定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调度平台方案,疫情期间,深入区、街两级调研,建设领导驾驶舱、能力地图管理、白名单管理、抗原通行证小程序等功能,为我市保供工作赋能。 |
六、优化营商环境 |
11 |
全面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和5.0版改革任务。 |
1.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中,涉及我局共49项任务。截至目前,完成率已超过80%。 |
12 |
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服务包”企业增收。做实项目储备,积极培育财源。加强企业外迁管理,减少财源流失。加强分析监测,做好宣讲培训。 |
市商务局作为行业管家的市级“服务包”共51家,按要求每月报送服务进展,每周报送日常走访情况。今年以来,通过“服务包”平台办理40余家企业服务事项48项,已办结34项,14项正在按期推进。持续做好市领导联系走访重点企业工作。 |
|
七、展会和服务贸易 |
13 |
高水平办好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建立面向全球的招展合作机制,邀请国际组织、境外国家和地区及外资企业参展参会,持续探索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办会新机制,提升展示交易功能,扩大国际影响力。 |
1.截至6月底,累计开展8次境外服贸会云推介活动,其中,二季度开展4次,包括“永不落幕服贸会”北欧专题活动、2022年服贸会欧洲国家线上推介会、2022年服贸会北美线上推介会、2022年服贸会亚太国家线上推介会。 |
14 |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争取纳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
1.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85条任务已全部提前完成; |
|
八、口岸工作 |
15 |
推动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融合发展,用好津冀出海通道。 |
1.课题组通过走访京津企业、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完成了课题研究报告的编写,后经会议研讨、征求意见等形式,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修改稿。 |
九、“两区”建设 |
16 |
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积极对接RCEP、CP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研究制定先行先试政策举措,争取一批高含金量政策获批落地。 |
1.在广泛开展座谈调研基础上,先后两轮征求全市55个部门和16个区及经开区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吸纳,形成初步成果。已于4月上旬报“两区”建设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 |
17 |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统筹,建立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协调促进机制,围绕重大项目做好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力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
2022年1-5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4.5亿美元,同比增长52.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
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
18 |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
1.对照年度任务清单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以安全生产大检查为抓手,融合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领域专项整治、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等工作,持续抓好对重要时节、重点商圈、重点经营单位的检查指导,截至6月15日,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共指导整改问题隐患4528项,销账率达92.89%。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商务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