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市商务局 适老版
优化供给 提质增效 全面推动新时代首都商务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17         信息提供:综合处

2018116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明确新时代首都商务工作的新目标,部署201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一、首都商务事业在砥砺奋进中不断前行 

  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序推进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稳步提高居民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整体上实现了商务发展的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商务基本业务全面提升 

  消费格局实现根本性转变。发展流通、促进消费,出台系列“商品+服务”促消费政策,推动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和结构优化调整,形成消费新格局。北京在全国率先成为商品消费跨入万亿元的城市,率先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率先建立以总消费为目标的增长促进机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8123.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1005.1亿,连续9年保持全国最大消费城市地位。网上零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从2012年的7.8%提高到20171-11月的19.6%,对消费市场的支撑作用愈发增强。20171-11月,全市总消费额突破2万亿元;其中服务消费额增长11.6%,占到总消费额的51.9%北京在全国率先步入服务消费主导时代。 

  外贸发展质量实现重大提升。积极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本市促进外贸发展工作机制,对外贸易质量持续向好。20171-10服务进出口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达31.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增长超出预期,20171-11月进出口额1.98万亿元、增长18.5%,其中出口3528.0亿元、增长15.8%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进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外贸竞争力持续增强,“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从2012年的10%提高到20171-11月的20.6%。服务贸易稳居全国第二,全年服务进出口额预计增长10%;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占比超过60%,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共组织682家次企业参加38个境内外重点展会,累计成交额达34亿元。五年来成功举办4届京交会和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累计意向成交额3938.9亿美元,京交会已打造成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交易平台。 

  双向投资迈入新阶段。多措并举吸引外资,有序引导境外投资,双向投资由注重引进来,进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新阶段。利用外资突破性增长,五年引进外资规模占到改革开放以来总量的4成;2017年增长86.7%,达到243.3亿美元,规模跃居全国第一。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占全市实际外资的95.4%走出去更加稳健有序,2013年以来至201711月,全市企业累计境外直接投资达450亿美元。20171-11月本市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57.9亿美元,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投资领域从采矿业、制造业为主转向新兴服务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与体育、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占比超过50%,本市境外投资水平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二)商务为民服务迈上新台阶 

  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进展显著。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制定商务领域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商务领域相关产业15条管理措施,出台推进市场和物流中心疏解提升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2017年疏解提升市场241个、物流中心55个,涉及建筑面积约438万平方米。重点地区全面收官,动物园地区12家、大红门地区45家市场以及天意、万通、永外城市场全部完成疏解提升。自2015年以来累计疏解提升市场1032个、物流中心106个,疏解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与津冀在功能优化互补、产业深度融合、产销对接、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等方面协同合作,为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明显提高。本着服务市民生活,制定实施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对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推进。2017年建设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210个,其中近1/4是疏解整治促提升补建网点。全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的城市社区覆盖率达87.4%,网点连锁化率达34.9%,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自2015年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共新建或规范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3685个,在全国率先建立家政服务等11个行业(业态)的标准规范体系。成功举办7届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累计参与人员超过200万人次。全市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利、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商务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交易楼开工建设,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封顶。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有效组织开展春节蔬菜保供联合行动,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持续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2017底全市肉菜追溯流通节点分别达到1778个、2383个。稳步实施盐业体制改革,食盐市场供应充足秩序良好。近年来,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70多次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供应服务保障任务。 

  (三)商务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推进。2015年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复,试点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内地与香港澳门服务业基本自由化一起,共同构成国家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服务业对外开放格局,2017试点深化方案再次获得国务院批复。自2015年以来全力推进试点开展,首轮141项任务已完成135项、完成率95.7%,新一轮85项深化试点任务完成过半,在服务业重点领域推出21项开放措施,在配套支撑体系方面落地100多项改革举措。朝阳、顺义示范区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新增海淀、通州2个示范区,首批12个试点示范园区、17家示范单位、28个示范项目和3个示范团队加快建设。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外资飞机维修、演出经纪、出境游等新业态落地运营,投资管理、贸易便利、人才保障等方面改革取得实效,形成以“10项业态创新+8项体制机制创新”为代表的58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最优的创新举措。2017年试点六大领域实际利用外资178.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2倍;前3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2.1%,比2014年提高4.1个百分点。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落实国务院“放管服”要求,首创外资企业设立“一窗受理”,企业减少45%重复填报事项,此项改革措施已在全国推广。建立外资企业“全周期”管理机制,首创“双积分”信用激励制度,联合9部门推出24项激励措施。搭建统一的北京市“境外投资直通车”网上备案平台,实现境外投资网上“一口受理”。推进实现外贸领域“十五证合一”,减少企业重复提交各类登记备案事项130余项。建立13家境外服务中心,北京经贸通平台上线运营。推动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北京电子口岸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北京口岸年进出境人员迈上2000万台阶。北京新机场口岸非现场设施开工建设,新机场口岸对外开放查验机构编制获批。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自2013年以来共取消15项行政审批事项。开展商务“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3项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证明、5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49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商务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引领商务创新,电商自营B2C市场份额占全国7成以上,电商集群化发展规模全国领先。率先在国内应用电子发票,累计开具11亿张,占全国电子发票总量近50%。推动北京老字号传承创新,北京拥有中华老字号117家、北京老字号175家,居全国前列。推进流通行业降本增效,通过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68家试点企业装卸效率提高超过50%、人员成本降低50%积极推动商务高端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17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2亿、增长1倍。提高总部企业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全市4007家总部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占比达30.3%;世界500强企业56家,连续5年位居全球城市之首。 

  市场秩序和流通环境不断改善。统筹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20179家行政执法部门捣毁窝点182、公安机关抓捕嫌疑人595,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预付卡企业备案管理,对8家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在全国率先实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政处罚“零”的突破。改进传统执法方式,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制定商务领域信用不良名单记录管理办法,推进信用联合惩戒制度有效实施,商务诚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12312商务举报投诉处理体系。强化行业安全生产,年均出动安全检查人员2万余人次,未发生较大以上或有影响的安全事故。 

  我们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商务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一批违规违纪案件;坚持依法行政,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合计354件。全市商务系统工作效能和履职能力大幅提升。 

  回顾过去的五年,首都商务事业全方位推进、跨越式发展、历史性变革。在贡献上,商务领域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消费率不断提高达到60%以上,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成,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保障民生的“稳定器”。在质量上,商务发展规模和效益全面提升,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与新时代首都发展相适应的商务发展新格局初步奠定。在动力上,商务创新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形成一批经验和制度成果,外商投资企业备案事项一体化改革措施为全国首创,获得国务院主要领导肯定。在惠民上,商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等优化供给上迈出坚实步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整体推进态势基本形成,区域性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五年来的工作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首都商务工作,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必须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到疏解整治促提升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积极践行新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商务发展新动能;必须勇于改革开放,紧紧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大机遇,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服务业开放发展规律做好积极实践;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首善标准保障市场供应,筑牢民生底线。 

  同志们,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商务战线广大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向各级领导、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商务工作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商务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中高端商品和优质服务供给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部分商务业态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便民商业设施在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创新能力和增长新动能需要增强,扩大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的措施和力度需要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新时代首都商务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 

  新时代首都商务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短期企稳向好、中期挑战较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发布实施,为商务优化布局提供新的指南,为商务发展释放新的空间。新时代商务工作必须抓住新机遇、把握新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商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商务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首都商务发展的基本思路。我们要推动新时代商务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在全市商务领域发展中,重点突出便民、创新、开放、提质、安全的发展思路。坚持便民,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商业设施规划布局,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让首都人民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创新,就是要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树立创新意识,着力减量集约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商务发展动能。坚持开放,就是要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为引领,充分利用京交会平台,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率先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坚持提质,就是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内贸流通升级和外贸优进优出,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速构建商务高精尖新优势。坚持安全,就是要以安全稳定为商务工作的基本保障,加大打击侵权假冒整体推进力度,加强商务领域各行业安全,打造商务安全首善之区。 

  新时代首都商务发展的新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商务部建设经贸强国要求,立足商务实际、突出首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提出新时代首都商务改革发展的奋斗方向:努力建设首都特色、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商业服务体系和高质量经贸促进体系,为实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基础保障和战略支撑。具体目标和步骤是: 

  2020年前,全力打造全国商务首善之区。保持总消费规模全国城市领先地位,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比重显著提升;巩固贸易大市地位,初步建成贸易强市,外贸规模、占全国份额、在全国位次保持稳定,服务贸易全国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持续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成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第一高地,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利用外资居主导地位;对外投资位列全国前列;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城市社区实现全覆盖,乡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务发展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好“四个服务”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2035年前,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商贸中心城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中高端消费需求全面释放;贸易强市目标基本实现,服务贸易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与国际高标准投资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营商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对外投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城乡实现全覆盖。商务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有力支撑。 

  2050年前,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世界商贸中心。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消费之都;贸易强市目标全面实现,服务贸易全球领先;开放型经济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成为国家参与全球服务业开放规则制定的主要贡献者;对外投资全球影响力明显增强;成为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商务服务、保障、促进、协同体系全面完善,更好保障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服务全国、辐射世界。 

  三、奋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商务新发展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围绕新时代的新目标,2018-2022首都商务要着重推进四个方面主要任务和实施十大行动计划,这是今后五年推动首都商务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首都商务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 

  推进四个方面主要任务,具体是: 

  一是推进流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流通步伐,推动流通现代化。优化调整商业服务业空间布局,提升流通产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供应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融合,增加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倡导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环境。 

  二是提升外贸竞争优势。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北京自主品牌,提升技术和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强化京交会作为服务贸易龙头展会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推动全面扩大开放。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深化区域合作、改革监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引领者排头兵地位。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大高精尖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有序引导和规范对外投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四是增强商务为民服务能力。坚定有序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完善便民惠民的城乡商业设施,持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深入推进电商、家政、对外劳务等商务扶贫,做好对口支援地区帮扶。 

  实施大行动计划,具体是: 

  一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引进国际高端品牌,积极支持本土品牌,培育老字号等特色优势。创新业态模式,丰富消费供给,实现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更加融合发展。围绕“首都特色、国际一流、高品质服务”,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二是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注重疏解提升并举,充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补足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加强居住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管理,在街区层面加强规划引导,确保按规划用途使用。创新融资支持方式,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是物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注重物流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发展,与国际物流发达城市对标,推动整个物流体系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保障城市运行。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贸易强市行动计划。制定贸易强市路线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搭建贸易促进平台,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出口竞争力。大力实施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打造服务贸易基地。着力培育新型贸易业态,建设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高地。 

  五是服务业开放升级行动计划。扩大开放领域,争取更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发挥政策合力,加强各类开放型经济试点的政策集成。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提升政务营商环境。延伸开放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城市开放向区域联动开放延伸,进一步发挥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 

  六是开放型经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简化双向投资办理程序、深化“多证合一”改革等举措提高便利化程度。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整合人才引进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七是对外投资创新行动计划。简化备案流程,减少企业网上填报事项。建立北京市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台账,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一批境外服务中心,建设北京海外经贸合作平台。支持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劳务合作,打造劳务合作“北京名片”。 

  八是总部经济优化提升行动计划。突出总部经济创新型、高端化、实体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注重服务管理方式创新,建设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 

  九是高端商务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聚焦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创建“北京服务、全球共享”的国际化服务体系,推动本市商务服务业国际化、品牌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增强首都服务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十是提高乡村流通现代化水平行动计划。服务“三农”,完善乡村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根据乡村发展现状和农民需求,补齐商品流通和生活性服务业短板,提升乡村商业基础设施水平和企业连锁化水平。 

  在谋划好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要着力做好2018年具体工作。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全力以赴促进首都商务新发展的重要一年。 

  2018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紧紧抓住疏解提升和开放创新两个要点,着力推进四个方面主要任务,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新时代首都商务新发展。 

  2018,要着力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新提升 

  深入优化商务供给体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流通衔接供需的作用,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积极参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增加高品质消费品和优质服务进口,丰富本市进口消费品市场。优化北京老字号发展环境,促进老字号特色和品质传承创新,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启动本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整合行业资源、提高供给效率。 

  全面促进消费升级。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实现总消费增长7%左右,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重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激发新动能,在品牌、时尚、特色等消费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建设免税商店、进口商品直销店等,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业态及网点布局,进一步简化退税手续,提升境外旅客购物体验,扩大外来消费。优化城市消费空间格局,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多业态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形成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政策促进体系。 

  加快内贸流通转型升级。推动流通现代化,加快复制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经验。大力推动连锁经营方式稳健发展,新增连锁便利店400家。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规模以上连锁企业增至260家以上。制定实施提高乡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提出乡村商业设施配置标准,引导快递物流企业布局乡村。加强对物流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绩效和政策的研究,制定本市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行业规范体系,推动绿色物流、末端配送网点规范发展。建立完善重点物流企业监测数据库,提高行业管理能力。 

  (二)坚持重疏解、更重提升,促进商务为民服务水平新提高 

  坚定有序疏解市场和物流中心。坚定不移地疏解商务领域非首都功能,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城市品质、人居环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加快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升级改造服务于民生的市场和物流中心。全市疏解提升市场159个、物流中心17个,三环内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积极推进《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实施,跟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推动新项目的启动建设。继续与津冀两地共同发力,加强在市场疏解、连锁企业发展、农产品供应保障等方面的协作,深入推动商务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强统筹商业设施规划建设。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明确商业服务业设施发展规模、业态结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编制全市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规划、物流设施布局规划,加强规范引导,进行合理布局。研究制定街区商业生态配置标准,调整优化特色商业街区。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升级,新建和规范提升蔬菜零售网点500个以上。出台通州区商业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指导意见,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商业设施。加强南部地区和新城、生态涵养区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便民服务网点覆盖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 

  持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坚持疏解整治和优化提升一体谋划、统筹实施,持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水平和质量效益。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工作方案。加大网点建设,全年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400个以上,全市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92%左右。进一步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基本便民商业网点连锁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支持连锁便利店搭载早餐、蔬菜零售、代收代缴等服务,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新建10家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扩大生活性服务业的范围和内涵,加大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宣传贯彻力度,举办第八届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促进生活性服务业“五化”发展。实施“家政无忧”工程,提升家政行业规范程度和服务水平。 

  (三)坚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努力开拓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面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今年改革开放整40年,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满3年,要系统做好试点评估工作,梳理总结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新时期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全面扩大开放的范围、拓宽开放的领域、加深开放的层次。推进深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开放措施全面落地实施,加快放宽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相关产业准入门槛,提出新一轮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工作方案。聚焦特定区域进行开放布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强化示范区等5类示范体系建设,促进形成更多可视化标志性创新成果,充分释放试点的改革开放红利。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率先加大外商投资环境改革力度,努力营造走在全国前列的营商环境。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任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出台并落实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资增长的意见,力促利用外资的稳步增长和质量提升。积极争取商务部支持,加强与工商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单一窗口、单一表格”新模式。修订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做好对各区营商环境考核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促进高水平引进来、有序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强国际经贸合作。聚焦“三城一区”和城市副中心,加大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国际高精尖项目的力度。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引资,推动高端产业聚集,提高北京高精尖服务业竞争力。加快推动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引资,通过开放创新丰富服务供给,引领新一轮服务消费升级。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规范境外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强海外投资促进平台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上打造北京服务品牌。 

  (四)坚持多措并举统筹融合,加快外贸转型发展新升级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统筹贸易与投资、内贸与外贸、货贸与服贸融合发展,推进贸易强市建设。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支持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提高到22%以上。积极扩大进口,支持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关键设备,扩大中高端消费品进口。充分发挥资金和基金的杠杆作用,促进外经贸企业创新发展。扩大“政保贷”平台业务,缓解外经贸企业融资困难。加快新机场口岸非现场设施建设,推进新机场综合保税区申报及口岸开放批复等工作。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改革,实行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政策。 

  推动服务贸易稳定发展。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服务进出口额实现增长5%以上。落实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高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积极申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以天竺综保区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重点,探索北京文化贸易发展新模式。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等文化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发展,打造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集聚区。全力以赴办好第五届京交会,围绕“开放、创新、融合”主题,深化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和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积极利用国际列车开行跨境贸易专线,推动完善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通关、出口退税、收付汇等便利监管措施。支持跨境电商监管场所、产业园区、体验店、重点企业等发展,积极申请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创新资金支持内容、支持方式,积极组织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文化、技术、服务外包、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新兴业务发展。深化服务外包产业京津冀合作,加快服务外包企业全国布局进程,实现本市服务外包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完善天竺综保区功能,创新便利化监管政策,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五)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商务高精尖新优势 

  发展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支持引导科技、文化等创新型总部企业发展,推动总部经济从规模效应向质量效益转变。健全总部经济促进体系,研究推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总部企业服务等方面专项配套措施,完善出台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政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北京,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出新一版总部企业名单,建立健全总部经济监测和评价体系。 

  推动高端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商务服务业,充分发挥商务服务业对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支撑作用。制定出台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行动计划,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强行业政策研究和智库建设,培育高端商务服务业北京品牌。建设8座商务服务业主题示范楼宇和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10个境内外各类商务服务机构。对标国际一流,探索研究首都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促进“互联网+商务”深度融合。坚持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商务深度融合。发展智慧流通,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促进实体零售创新转型。促进电子商务以及商业实体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发展,培育消费新供给、新动力,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促进“互联网+社区”创新发展,培育一批社区电子商务、“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农村电商精准帮扶工作,拓宽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六)坚持做好商务安全保障,打造首善之区放心商务新体系 

  增强商务精细化保障服务。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情,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多做贡献。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扩大肉菜追溯节点覆盖范围,全市猪肉追溯和蔬菜追溯节点数增至1900个和2600个。持续巩固与津冀等省市产销合作,保障首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积极开展供应服务保障工作标准体系研究,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做好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供应服务保障。 

  确保商务秩序稳定健康。夯实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基础,营造良好的商务诚信环境。加大对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统筹力度,加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专项治理。深化与津冀晋蒙打击侵权假冒区域协作,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联动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消除地区封锁、维护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相关改革任务。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促销、零供关系、预付卡备案等管理力度。 

  抓好商务领域重点风险防控。加强商务行业安全生产,积极做好商务领域综治维稳、反恐协防等工作,构建行业安全生产齐抓共管新格局。深化商务综合执法改革,实施“双随机”抽查和“入区执法”。加强对繁华商业街区、人员密集区域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和促销活动应急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报告制度,做好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有关识别、提示和报告工作。加强对走出去风险防范的指导,打击非法劳务派遣,规范海外经营行为。加强全市商务系统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2018年,我们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持之以恒改进作风,认真查找整改“四风”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开展研究,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积极宣传新时代商务工作新举措新成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与新时代首都商务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培育一支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商务人才队伍,为新时代首都商务事业提供坚强保障。 

  同志们,首都商务正处在新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开创新时代首都商务发展新局面,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在京华大地形成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站点地图|建议征集|联系我们
政务服务热线:
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商务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167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1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