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市商务局 适老版
北京市商务局2023年度日常履职考核清单
发布时间:2024-01-17         信息提供:办公室

序号 年度任务 落实情况
1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 已完成年度目标。
对2014年以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座谈会、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讲话精神等13个方面的重要批示指示,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制定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每月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更新相关内容及数据并向市政府报告,确保了贯彻落实措施上的及时性、内容上的连贯性和过程上的发展性。
2 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支持政策。促进跨境投融资自由便利。 已完成。
2023年6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外资立法立项。11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已对法规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3 制定更新导则,明确更新导向、技术标准。 已完成。
按照年度任务,已完成传统商业设施更新技术导则初稿,目前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4 优先完成重点领域部门专项规划编制。 已完成。
10月已收到《北京市智慧商务规划(2023年-2025年)》评审意见,根据专家咨询论证会和市经信局函复评审意见,继续优化完善规划和顶层设计内容,同时做好上报市政府专题会审议工作。
5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突出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深入落实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推动175项重点任务完成年度目标,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已完成。
一是印发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3年内部工作要点和对外行动方案,围绕四类消费、两类融合、两类支撑明确20余项重点任务。
二是清单化推动2023年工作要点落地,175项任务年度目标基本全部完成,落地42个重点项目,出台20项重点政策,精彩举办“北京消费季”25项市级主题活动。
三是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恢复态势,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31.9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1—10月提升1.1个百分点。
四是加快实施京彩绿色消费券、首店、消费季支持等促消费政策。京彩绿色消费券政策,带动绿色智能家居商品销售额53亿元;首店3.0版政策,带动今年1-11月864家首店落地北京;消费季奖励支持政策,带动市场主体自主开展促消费活动3000余个。
五是开展“2023北京消费季”促消费活动。首次建立京津冀消费联动机制,举办“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全球首发节、夜京城、品质生活节等25项市级标志性主题活动全部启动,联动全市各单位、各区、各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3000余项。
6 落实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加快推动京西大悦城、通州远洋乐堤港等项目落地,提升崇文门、朝青等商圈品质,打造多业态融合的特色商圈。推动蓝色港湾国际商区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建设,打造大运河水岸经济活力地带。 已完成。
一是落实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一圈一策”完成了崇文门、CBD、亚奥等15个传统商圈年度改造任务,海淀区西三旗、门头沟檀谷、通州区运河核心区等新增培育商圈已初见成效,进一步了提升商圈品质。
二是出台《关于征集2023年支持商圈品质提升项目的通知》,引导商业主体加快改造升级,鼓励创建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创建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示范商场。
三是鼓励商圈智慧化改造。邀请高科术企业进行推介,介绍了商圈智慧化的新技术和典型案例,为全市智慧商圈建设提供支撑。
7 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用好雪场资源和室内冰雪场馆资源,大力发展冰雪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大力培育在线医疗、智慧体育等,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已完成。
一是创新开展商文旅体融合消费发展课题研究,围绕商文旅体融合消费的概念内涵、发展阶段、实现方式、基础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形成“一报告两清单”。
二是统筹协调各专项工作组加强商旅文体消费跨界融合。开展冰雪消费节、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市民快乐冰雪季等全系列冰雪促消费活动。
三是完善促进服务消费政策体系,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演艺、文博、冰雪、滨水、健康、养老、数字等服务消费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疫情期间沉淀号牌集中释放叠加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超60亿元。
四是首次建立京津冀消费联动机制,于2月28日举办“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以“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为主题,以“JING彩消费 JING彩生活”为主线,搭建北京消费季“2+6+25+N”活动框架,中国国际时装周、全球首发节、品质生活节、故宫以东、惠民文化消费季、夜京城等25项市级重点活动全部启动。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发挥政策驱动、节会推动、消费促动、创新跃动的叠加效应,联动全市各单位、各区、各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3000余项,繁荣活跃消费市场氛围。
8 落实乘用车置换新能源车政策,出台二手车外迁奖励政策,提振汽车消费。用好绿色节能消费券政策,激活绿色消费。 已完成。
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已于3月1日-8月31日实施,共有23300辆车获得更新置换补贴,其中“油换电”车辆达到62%。2023年2月24日发布了《关于发放“京彩·绿色”消费券的通知》,促进绿色智能家居商品消费,发放平台扩大到24家,适用商品增加到62类。围绕重要传统节假日及开学季等时间节点,全年共发放了5批消费券,带动绿色智能家居商品销售额53亿元。
9 全力打造“一节四中心”,举办全球首发节,培育一批“国潮老字号”“文创新消费”“数字高科技”“时尚潮悦动”四大领域全球首发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 已完成。
大力打造首店首发经济热点。持续实施首店3.0版政策,3月发布首店首发项目申报指南,定期组织政策解读,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积极申报;5月启动全球首发节,搭建“1x4xN”活动体系,推出“北京首店首发地图”,联合全球首发中心和全市20余个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美术馆、剧院、会展中心,100余家知名零售品牌和300余家代表性品牌首店,围绕“国潮老字号”“文创新消费”“数字高科技”“运动快时尚”四大主题秀场,举办N场新品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系列活动,为国内外品牌搭建首发首秀展示平台,持续打造品牌消费新地标,引领时尚消费新潮流。“政策+活动”带动今年1-11月864家首店落地北京。
10 深化京港、京澳全方位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京港合作会议第五次会议、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澳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大力推进京台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举办第26届京台科技论坛。 已完成。
一是26届京港洽谈会商务板块专题活动主题为“全面加强京港合作,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再提升”,11月30日已在香港成功举办。
二是3月、4月,台湾青年企业家参访团先后走进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北京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第26届京港会期间,参加前期筹备预热座谈会和京港产业合作论坛暨“投资北京” 专场推介活动进行“两区”推介,举办京港洽谈会数据跨境专题活动。10月,参与第28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两区”建设板块备展。
三是积极配合市台办,第26届京台科技论坛已于2023年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
11 推动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2.0方案,围绕服务业重点行业、关键要素,争取一批高含金量政策在京先行先试。加快与RCEP、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先行先试,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积极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 已完成。
一是市“两区”办围绕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优化贸易投资制度安排等方面,起草了《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简称2.0方案)。11月23日,2.0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二是积极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加快打造“创新自贸”“数智自贸”“绿色自贸”“便利自贸”“协同自贸”等特色品牌。
三是编制完成《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实施方案》,目前两个方案已经市政府专题会原则通过,将持续与商务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与总体方案相衔接,随时做好报送和申请准备。
12 持续推进全产业链开放和全环节改革,在文化贸易等领域探索推出一批突破性新举措。 已完成。
一是聚焦美丽健康产业开展政策“会诊”,印发《关于支持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延伸,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本市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2023年11月24日,北京市商务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海关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商务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着力打造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展示中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促进北京市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健全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体系,打造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展示中心。
三是面向全市文化出口企业开展文化贸易政策培训会,讲解文化贸易领域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推动我市63家企业、28个项目获评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称号。
13 落实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推出一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推动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协同发展,联合举办京津冀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 已完成。
会同河北省、天津市成功举办第二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签署三地自贸试验区行动方案,为下一步三地协同开放推出一批新举措。与市协同办共同抓好《本市推进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任务落实,探索以清单化方式建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一地创新、三地互认”政策共享机制,目前共享了2项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在京实施(已经印发)。
14 推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健康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新消费场景,支持智能家居、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数字消费产品研发应用,拓展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 已完成。
一是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开展网络促销、直播电商活动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市场的通知》,优化网络消费市场结构,加快促进直播电商创新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网络促销、直播带货等活动,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市网络消费市场规模。
二是制定出台电子商务创新示范项目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直播电商、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等新模式,扩大线上消费和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居民便利性、品质性消费需求,已培育支持9个电子商务创新示范项目。
三是推动认定市级首批13家特色直播电商基地,充分发挥直播基地服务聚集和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本市直播电商加快发展。
15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等8大重点领域,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一批市级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积极推进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 已完成。
一是制定出台电子商务创新示范项目支持政策,着重培育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新业态,探索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二是为推动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北京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有序开展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工作,由市商务局联合市药监局等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相关单位进行了“四不两直”检查。要求企业确保进口物品在研发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并提示企业在研发结束后及时将未使用的物品做无害化处理。
三是推荐我市企业成功入围2023年商务部公示的全国20家信息技术外包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企业名单。
四是为更好的助力我市企业“走出去”,了解境外金融、法律等方面情况,规避金融及法律等风险,在境外开展合规经营,我局制定了双向投资促进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了4场“走出去”沙龙、4场“走出去”课堂以及4场“走出去”投资推介会系列活动。
16 不断降低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推进核心区人口疏解安置房建设,推进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开展2000户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和1200户修缮。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现代生活服务功能有机融合。 已完成。
一是严格控制核心区商业设施增量。会同相关单位严格执行禁限目录规定,核心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商业设施,禁止新设商品交易市场等设施。
二是优化提升核心区商业设施存量。加强与东城区、西城区商务局的沟通联系,推进商圈升级改造。目前,崇文门商圈新世界百货已完成业态升级改造;摩方购物中心地下一层已完成品牌升级,引入了高品质餐饮品牌,餐饮业态占比有所提升;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定位“新国潮”商场,面向广大先锋青年群体,通过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创新融合,打造“引以为傲”“与众不同”“引领潮流”三大空间。
17 深入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加快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临空经济区航空总部园、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乐高主题乐园、丽泽金融商务区、南水北调大兴支线和配套水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等建设,推动顺丰华北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 已完成。
加强与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沟通对接,目前,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基地项目已投运。
18 试点建设80个布局合理、业态丰富、智慧便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已完成。
列为2023年民生实事任务的82个便民生活圈(全年总任务量80个)已全部完成。一是制定便民生活圈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印发评估验收指引(试行)。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纳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组织全市各区商务部门召开评价启动暨建设培训会、现场推进会等。三是指导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通州区成功申报入选商务部第三批试点。四是指导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共创沙龙,开展一刻钟品质生活节,提升影响力。
19 扎实落实三地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1+5”协议,分领域细化年度重点任务,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建立京津冀协同改革事项动态更新机制,持续推出新一批改革事项,稳步推进实施。建立京津冀营商环境常态化交流机制,举办三地营商环境交流互鉴活动。发挥典型经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做好复制推广。 已完成。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召开京津冀口岸营商环境协同发展工作会。二是推动框架协议任务落地见效。加强口岸监管协同,推动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多式联运加快发展,促进“三地四场”协调发展,优化京津冀商贸物流设施空间布局。三是成立“京津冀口岸营商环境咨询委员会”。四是加强营商环境交流互鉴。
20 推动机动车清洁化 已完成。
组织本市重点商超开展新能源货车推广工作,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定期对10家重点商超更新和新增的配送车辆数量进行统计并报送,截至11月底,10家重点商超新增和更新的轻型物流配送车辆新能源车比例达到要求。
21 推出“一件事”集成服务。 已完成。
已开展“外资企业跑程序”活动,推动外资企业设立纳入市政务服务涉外“一件事”集成服务和“一网受理”。12345企业服务热线,提供多语种服务,全年共接听外籍人士来电116件,其中英语111件,日语2件,法语2件,俄语1件。
22 应用“京办”上的“综合监管e码查”开展行政检查“一码检查”小切口试点。 已完成。
协调推动“一码检查”涉及我局有关工作落实,截至目前,现有市区两级商务部门A岗执法人员共31人,已绑定31人,绑定率100%。
23 实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菜篮子”负责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蔬菜产量达到200万吨,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启动奶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已完成。
一是做好国考迎考工作。形成《关于研究落实本市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有关工作的意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相关工作已于12月向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汇报。组织市级各部门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考培训。印发市委常委会成员和市政府班子成员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职责清单。强化区级考核实效。督促各区对照问题清单抓好整改工作。9月27日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区级党委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培训会,目前已收集各区考核材料并完成开展实地抽查。按国家考核方案,撰写总结报告,拟于2月底前提交。二是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遴选与核验;协助市农业农村局做好2022年度北京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
24 严密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全市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度、指挥平台。规划建设城郊大仓基地,畅通重要物资物流通道,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 已完成。
一是制定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方面疫情防控应急机制落实工作措施,保障主渠道和零售端生活必需品供应;加强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工作管理和检查,完成杜苏芮台风强降雨和强降雪寒潮期间供应保障与应急调拨工作;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二是持续推进有关平台建设,2023年6月收到市经信局关于保供平台项目立项批复,正在结合建设需求,梳理原肉菜追溯平台系统资源,开展追溯体系利旧和升级改造工作。
25 积极拓展友城交往,办好与首尔结好30周年等活动。健全友城交流机制,完善友城工作项目库。发挥好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等机制性平台作用,承办第十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加快国际经贸、科教、公共卫生、文体等领域资源对接和项目合作。积极承办和培育国际会议会展、各类行业展览、文化节庆和品牌赛事活动,促进多领域多形式的民间交流活动。 已完成。
一是加强会展调度机制,建立十七个区(含经开区)会展工作联系机制和重点会展单位联系目录,联合相关部门和区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一对一”辅导等方式,推动知名品牌展会在京举办。截至12月底,全市已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等展会233场,展览总面积约503万平方米。
二是积极引培新项目落地北京。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积极引导培育适合北京产业发展的新展会项目,今年以来共有北京国际收藏玩具与艺术创意展览会、世界雷达博览会、GoCamping-2023 北京国际露营展、首届全国家政博览会、中国国际商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首届CATA航空大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7场展会项目首次在京举办,总展览面积约22.5万平方米。
三是研究制定鼓励会展业发展措施。市商务局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制定《关于促进本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集成了商务、文旅、体育、海关、交通、人才等政策措施,形成部门合力,进一步发挥会展引领消费、带动产业、促进投资、便利贸易的重要作用,激发会展业发展新动能。已报请市政府批准,并于8月26日联合印发,9月14日向社会公布。
26 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以“三平台”为引领深化各领域对内对外交流合作。 已完成。
2023年服贸会会前,举办了瑞士品牌专场推介活动、2023北京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中欧协会春季交流会、“‘一带一路’十周年 展望南南合作新前景”暨南南合作国家服贸会专题推介会、2023年服贸会主宾国英国主题活动、“服贸之约”境外国家宣介会、服贸会海外推介会(法国)共7场面向境外国家的线上线下推介交流活动和1场驻华使节及代表交流会,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服贸会影响力得到提升。2023年服贸会会期,邀请到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政府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比上届增加12个,主宾国英国组织参展以来最大规模展团,60余家企业到会参加活动,格鲁吉亚、贝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首次以政府或总部名义线下设展。国际展客商反响热烈,积极评价服贸会,欧洲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境外媒体广泛报道。
27 推动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已完成。
市商务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促进北京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鼓励北京老字号数字化转型。指导阿里、抖音等平台举办老字号公开课、“心动老字号”等活动,从形象塑造、品牌营销、IP打造等方面鼓励老字号拓展线上营销渠道。指导北京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联合抖音生活服务举办“北京美业数字化商业赋能聚享会”,100余家美业企业就数字化转型升级进行交流互动。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基层街乡智慧化治理场景建设。联合行业协会和外卖平台深入推进餐饮业数字化升级行动,持续培育数字化餐饮商户和餐饮街区,数智赋能行业转型创新发展。制定网络促消费、电子商务创新示范项目支持政策,鼓励传统商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28 实施新一轮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出台“冰雪丝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引导更多优质企业稳妥有序“走出去”。 已完成。
一是进一步整合金融、法律、审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领域资源,完善京企“走出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北京市专业服务业聚焦优势,支持我市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加快“开放北京”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二期中“对外联络服务平台北京分平台”建设,做好与商务部总平台集成的对接。严密组织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和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工作,摸清底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我市企业利用国际市场,获得技术、资源、品牌、营销网络,不断深化与国际市场互利合作,不断提高和优化外派人员素质及结构,进一步增强我市境外投资企业信心。为更好的助力我市企业“走出去”,了解境外金融、法律等方面情况,规避金融及法律等风险,在境外开展合规经营,我局制定了双向投资促进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了4场“走出去”沙龙、4场“走出去”课堂以及4场“走出去”投资推介会系列活动。
二是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成功举办2023年服贸会商务服务专题展,搭建高质量合作交流平台,吸引近130家企业及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2023年1—11月,本市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金额9.11亿美元,占全市的12.97%,位列行业第三。
29 实施首都国际机场地区提质更新再造第一国门三年行动计划,推行电子单证,推动天竺综保区二期南北联络道建设,支持发展国际冷链物流、国际应急物流等特色业务。 已完成。
一是与北京海关合作,协同推进单证电子化;加强对“单一窗口”应用推广,鼓励企业使用“单一窗口”办理进出口业务。通过“单一窗口”实现货物申报、舱单申报(空运)、运输工具申报(航空器)和原产地证办理电子化; 。二是已实现京津冀三地‘单一窗口’用户体系互认,9月推出“京津冀协同服务专区”,企业登录三地任一“单一窗口”即可使用服务专区中空运、海运和铁运物流办事功能。三是指导口岸相关企业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截至2023年12月25日,本市口岸51家主要服务企业的1150条收费信息在“单一窗口”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0 制定实施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五类指定监管场地申报。加快推进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二期)项目。积极争取设立中关村等新综保区。举办北京国际航空展。 已完成。
一是有序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五类指定监管场地申报验收工作。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已于2023年2月获批并投用;进境冰鲜水产品、水果指定监管场地立项申请已于2023年3月获得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其中,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已于2023年12月18日通过北京海关预验收;首都机场集团按照属地海关意见,正在对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现场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步争取海关总署尽快下达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立项批复。
二是5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
三是今年下半年,大兴区、延庆区分别以会议形式,举办区级航空航天及无人机专场活动。9月23日,第三届人民安防(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在延庆举办,以“齐展无人之翼 共创安全低空”为大会主题,助力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11月15日至17日,以“科技创新促发展,航空航天兴未来”为主题的2023航空航天大兴论坛在北京大兴临空经济区举办,助力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打造航空产业发展重要承载地。
31 配合民航部门积极推进国际航空客运恢复发展,大力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积极构筑航空“双枢纽”国际竞争力。发展货物跨境多式联运,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已完成。
一是推动大兴国际机场恢复客货运国际航线。2023年1月17日大兴国际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正式复航。3月26日夏秋航季启动,国际航班计划量较2022年夏秋航季有明显增长;10月29日进入冬春航季,北京“两场”国际航班计划量持续恢复。4月27日,东航执飞在大兴国际机场首班全货机国际航班,也是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以来首次保障大型全货机国际航班。自大兴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班恢复以来,国际客货运航线持续恢复。
二是推动《北京首都、大兴国际机场货运区作业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评价细则,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服务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已制定并逐步推动落实。
32 大力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加快“双枢纽”设施建设,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续建(卫星厅)工程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加快免税店和离境退税商店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医药零售和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 已完成。
一是落实并完成《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我局相关工作任务。
二是制定出台2023年跨境电商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平台、体验店、仓储服务设施,助力跨境电商业态模式创新。配合市药监局指导相关试点企业积极拓展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业务,2023年新增试点企业1家。
三是2022年7月我市获准开展汽车平行进口业务试点,我市5家企业获得试点资质,并在商务部备案开展正常业务。今年,我局积极协助指导天竺综保区开展平行车进口保税存储工作,11月天竺综保管委会联合我局、天竺海关对报税存储场地进行了验收,场地面积3877.80平方米,可同时存放200台左右车辆,海关验收通过,可正常开展业务。
33 深化三地口岸合作机制,推进区域通关协作。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优化区域集装箱、大宗散货物流运输布局。建立健全空港口岸通关合作与交流机制。推动京津冀通关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联合推广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 已完成。
一是2023年5月,北京市商务局、天津市商务局、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深化口岸合作框架协议》。
二是已实现京津冀三地‘单一窗口’用户体系互认,9月推出“京津冀协同服务专区”,企业登录三地任一“单一窗口”即可使用服务专区中空运、海运和铁运物流办事功能。
34 在前门、大栅栏等区域打造老字号聚集区,鼓励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知名IP跨界合作推出蕴涵京味文化的联名系列、文创系列和伴手礼系列等文创产品。 已完成。
市商务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促进北京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市区联动推进前门、大栅栏等老字号聚集区发展,东城区将前门打造成“老字号+国潮”特色区域,西城区加大对大栅栏地区老字号的宣传推广。鼓励北京老字号数字化转型,指导阿里、抖音等平台举办老字号公开课、“心动老字号”等活动,从形象塑造、品牌营销、IP打造等方面鼓励老字号拓展线上营销渠道。
35 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已完成。
下发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拟制12个重点行业隐患清单和排查标准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动火作业、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指导督促区商务部门、企业经营单位履行管理职责,及时整改隐患,推进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36 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已完成。
召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下发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意见,拟制12个重点行业隐患清单和排查标准等,制订《市商务局安全生产职责分工规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商务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北京市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学习宣贯”等,在重大时机或敏感时期,进行专项部署,指导督促区商务部门、企业经营单位履行管理职责,防范发生重大或影响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站点地图|建议征集|联系我们
政务服务热线:
12345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商务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167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1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9